福音:【玛2:1-12】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在玛窦福音所记载的这个东方贤士的故事中,的确会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反思,也会让我们感到惊奇。
首先,就是这几个从东方来的贤士在耶路撒冷所经历的困惑:
在此之前,他们一路克服艰难险阻,顺利地完成了漫长而劳累的旅程。特别是那颗异星,它始终引领他们,他们也一直追随着这个星的引导。然而,他们一到耶路撒冷,似乎突然迷失了方向,不再能看见那颗异星,完全陷入了迷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因为耶路撒冷的辉煌与荣耀令他们目眩神迷吗?是他们以为旅程已经结束了吗?毕竟,在人看来,若有一位君王降生,岂不是应该诞生在都城的王宫之中吗?
然而,谁能想到,内心深处的梦想和生命中的异象会在一个在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地方得以实现呢?贤士们很快便发现,王宫中没有任何关于新生君王的消息。他们的询问与探寻不仅未带来喜悦,反而引发了恐慌和困惑。而最终,他们在哪里找到了那位新生的君王呢?出乎意料——是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中。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特别惊奇的是:这些贤士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开关,能够转换他们的思维模式,不被自己的期待和设想所局限,而是敞开自己,接受完全不同的现实。他们本以为会在王宫中找到一位王子,但最终发现的却是躺在马槽中的襁褓婴儿,是一对贫穷夫妇的孩子。
更令人惊讶的是,贤士们并没有因为这孩子的外在条件而感到失望或怀疑,反而在祂身上认出了他们苦苦寻找的君王、默西亚、基督。这一点从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了印证:他们打开宝盒,献上礼物,并俯伏在地,以额触地,向这孩子致敬,他们虔诚地朝拜祂。这正是他们耗费很长的时间远道而来的目的:“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出现,特地来朝拜祂。”试想,这需要何等的信德!能够将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外邦的孩子身上,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身上,而且是出生在马房里,躺在马槽中的孩子身上。
其次,在这个东方贤士的故事中,还有一件事令我深感诧异,就是那些司祭长和经师们:
黑落德召集他们,向他们询问基督应当降生的地方。这些“真理的守护者”毫无疑问都是虔诚的人。他们每日诵念许多圣经,经常参与礼仪、虔诚祈祷,并严格遵守法律。他们不仅如此,还是学识渊博、精通神学的专家,熟悉圣经的每一个细节。
因此,当黑落德问起他们时,他们立即就能回答,甚至引用了米该亚先知的话,准确地指出基督应当出生在白冷,离耶路撒冷不到十公里。然而,奇怪的是,这个信息并没有引起他们任何行动。他们没有一个人因此而起身,没有一个人动身前往白冷。他们的信仰知识不过是死板的文字。尽管他们一直在等待默西亚,但却停滞不前,连一步也不肯移动,即使默西亚就在他们的家门口。
这真是一种悲剧,而这种悲剧贯穿了耶稣的一生,直至祂的十字架苦难。以色列的宗教精英,那些精通雅威信仰的人,却未能认出那位天主所预许的以色列牧者。这暗示了耶稣的命运——祂将遭到拒绝与排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贤士,他们都是外邦人,是异教徒,对天主、祂的盟约和应许所知甚少。但他们对生命还充满了渴望与追求,他们内心不安,怀有疑问、渴望和希望。当他们意识到耶路撒冷并非旅程的终点时,他们再次出发,继续寻找。他们仍然保持学习的心态,灵活而开放,愿意接受新的引导。他们继续寻觅,寻找那位新生的君王。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今天,我们自己又处在怎样的光景呢?我们是否像那些司祭长和经师一样,自以为信仰稳固,便不再探寻,不再寻找?还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向这些东方贤士一样,仍存有一种渴望,一种对那颗星辰的注视与追随?我们的心中是否还有渴望去找到祂,并以奉献与朝拜的姿态,去遇见基督——我们的君王与主宰,我们的救主与赎世者?
让我们共同祈求:愿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份渴望,让这渴望在我们的心中找到空间,并一次次地启程,特别在这2025希望的禧年中,真正成为一个希望的朝圣者,即使旅途充满艰辛,也要寻觅祂,找到祂,与祂相遇。让我们每日都能在祂的话语和圣事中与祂相遇,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弟兄姐妹身上找到祂。就让我们在孩子的微笑中,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中,在受惠者感恩的眼神中,在病患愁容满面的脸庞中——在每一个爱的行动中,在每一句感谢、每一个“你”中,基督的面容向我们闪现:这便是“主显”的奇迹。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