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9:28b-36】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好像我们每一次不管开什么样的会议,在会议的高峰,往往是在最后都有一个相同的行动,就是照一张经典的“全家福”合影。随之而来的,是在网络公布那些或多或少可能会引人关注的会议成果。
然而,今天的福音为我们展现了一场截然不同的“高峰会晤”——那就是“耶稣的显圣容”。这一幕几乎被苦难的预言所环绕:主耶稣不仅预告了自己的受难和死亡,同时也宣讲了祂的复活。但与每次召开的各种会议不同的是,按照玛窦和马尔谷福音的记载,耶稣却嘱咐门徒对此保持沉默:“在人子还没有从死人中复活以前,你们不要把刚才所见的事告诉别人”(玛 17:9,谷 9:10)。因此,在今天的路加福音记载,“门徒都严守秘密,没有把所见的事告诉任何人”(谷 9:36)。而只有在耶稣复活的奥迹彻底彰显之后,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到这位耶稣正是天主子时,沉默才可以被打破。
为何耶稣命门徒保持沉默?耶稣深知,人们可能会错误地理解天主子的来临——他们或许会期待一位充满荣耀、威严显赫的君王,正如世俗权势的统治者那样。然而,耶稣要求门徒保持沉默,正是为了防止人们对默西亚身份的误解,不让世俗的期待模糊了救恩的真谛。
但即便是耶稣最亲近的朋友——那些蒙召的宗徒们,尽管他们日夜追随耶稣,亲耳聆听祂的教诲,却仍无法真正明白:默西亚必须经过苦难,才能进入光荣。正如伯多禄在第一次听到耶稣预言祂的受难时,便立即抗议说:“主,千万不可!这事绝不会临到在你身上!”(玛16:22)。如今,在这大博尔圣山上,伯多禄又想挽留这荣耀的时刻,甚至提出要搭建三座帐棚,企图将这短暂的圣山经验永久定格。
而在耶稣第二次预言受难之后,若望和雅各伯竟然仍未领悟,他们甚至有些狂妄自大。他们或许心想:“我们被主带上了大博尔圣山的少数几个人,我们与祂同享了这神圣的高峰时刻,那么当祂建立王国时,我们自然应当在其中占据显赫的席位。”但耶稣却拒绝了他们的这种想法,祂告诉我们:“坐在我的右边或左边,不是我可以给的,而是给谁预备了,就给谁”(谷10:40)。同样,我们在世上的旅程,也不能单凭个人的意愿选择一条毫无苦难、安逸无忧的道路。
今天的福音提醒我们:“我们已经蒙受救赎,但仍未抵达终点。”在信仰的道路上,我们无法总是停留在“大博尔圣山”的喜乐时刻,而是必须再次回到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然而,令人安慰的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会是孤身一人,因为基督始终与我们同行。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您知道吗?在这段福音中,有一个极大的安慰,那就是:耶稣所拣选,与祂同登圣山的人,并非是完美无瑕,而是软弱之人。我们看看伯多禄,他曾信誓旦旦地宣称绝不会背叛主,然而,当试炼真正来临,他却三次否认了自己所爱的师傅。再看看其他的宗徒们,他们在耶稣被捕时,都四散逃亡,唯恐被牵连入难。但正是这样的人——不是完美无瑕、无懈可击的圣徒,而是有软弱、有跌倒、有挣扎的人——反倒更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
同样,当我们自己经历生命中的幽暗时刻,当我们面临困境和痛苦,也不必惧怕。因为主耶稣已经为我们开了路。祂的门徒——我们每一位——都蒙召去相信,并毫不动摇地依靠天主的恩宠。正如当年的宗徒们,我们也应深信:即使在最深的苦难中,天主仍然与我们同在。祂拥有最后的话语,十字架是通向救恩的桥梁,是迈向光荣的必经之路,而这一光荣,已在显圣容中向我们闪耀。
然而,弟兄姐妹们,我们切不可将十字架过于理想化,我们要明白十字架的真正意义。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可能会突遭厄运,被巨大的痛苦和不幸所打击。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或许难以看到十字架背后的复活光明。我们或许会疑问:天主在哪里?祂的救恩是否仍然临在?
让我们怀着信德,仰望基督。让我们在生命的十字架前,不仅看见苦难,更看见希望。让我们在希望中,勇往直前,让我们在每一次的跌倒和软弱中,都相信祂就在我们身旁,扶持我们,陪伴我们,带领我们进入他那永恒的光荣!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