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13:1-9】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在今天的福音比喻中,我们看到了一棵无花果树,它的存在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三年来,园主不断前来察看,希望能在树上找到果实。然而,每次的结果都相同——什么都没有。这种情况的持续让园主深感失望,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将这棵树砍掉,以免它继续荒废土地。然而,尽管有人提议要砍伐这棵树,这个决定最终并没有被执行。
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位园丁,他愿意为这棵树争取时间和机会。即便这棵树多年来没有结果,他仍然恳求园主再给它一次机会。他不仅为它求情,更主动承担责任,表示愿意再一次松土施肥,给予树木更好的生长条件,希望它最终能够结出果实。他所请求的,是一段宽限的时间,是一段恩宠的时期。
这棵树确实应当被砍掉吗?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棵无花果树确实应当被砍掉。它长期不结果,似乎已经毫无希望。然而,真正决定它命运的,并不是它过去的表现,而是有人愿意为它代求,有人仍然相信它的潜力。正是这位园丁的坚持,使得它获得了再一次成长和结果的机会。在这位园丁的形象中,我们可以认出耶稣基督自己。在这个比喻中,耶稣不仅仅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用园丁的角色勾勒出自己的形象。祂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使命:祂是那位不轻易放弃人的救主,是那位愿意为我们代求、争取恩宠的主。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个比喻对我们的信仰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像那棵无花果树,有时结不出应有的果实,甚至长时间地停滞不前。然而,基督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们。即便我们在灵修生活中显得冷淡、软弱,甚至在悔改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祂仍然相信我们仍有可能改变。祂不会轻易将我们“砍掉”,而是不断为我们争取时间,不断给予我们新的机会。祂就是那位愿意为失丧者奔走、寻找迷失羔羊的善牧;祂是那位不会折断压伤的芦苇,也不会熄灭将熄的灯火。祂是贫苦者的救主,是罪人的朋友,是我们灵魂的护慰者和代求者。
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信念,他写道:“谁能控告天主所拣选的人呢?是使人成义的天主吗?谁能定他们的罪?是那已死或更好说已复活,现今在天主右边,代我们转求的基督耶稣吗?那么,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8:33-35)基督以祂的生命爱了我们,并且为我们舍弃自己。祂在十字架上张开的双臂,是祂救赎之爱的象征;祂被刺穿的圣心,是祂慈悲的记号。
然而,这个比喻并没有明确交代这棵无花果树最终的结局。它是否在额外的一年时间内结出了果实?它是否回应了园丁的努力和期待?我们不得而知。这个未完的故事留给我们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因为最终的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
四旬期正是天主给予我们的“宽限时间”,是一个悔改和结出果实的时期。圣教会在礼仪中提醒我们:“你们不要白受天主的恩宠……如今正是悦纳的时候;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参阅格后6:1-2)。天主慷慨地给予我们机会,让我们在祂的爱内成长、改变,成为结果实的门徒。因此,我们应当善用这段时光,不再停滞不前,而是以具体的行动回应基督的爱,努力在生活中结出善果。
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天主对我们的期待并不是单方面的。我们需要回应祂的爱,积极合作,怀着愿意悔改和更新的态度,去迎接这段恩宠的时间。若我们愿意接受基督的眷顾和扶持,并以实际行动去努力成长,那么我们就不会白白浪费祂所赐予的机会,而是能够结出真正的果实,回应祂对我们的期许。
也许我们会问自己:“我如此失败,还有机会吗?” 也许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软弱,甚至罪过,而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配再被天主眷顾。然而,我们必须记住:在基督眼中,没有人是无可救药的。祂是那位永不放弃我们的主。即便所有人都对我们失望,祂仍然看见我们的可能性,仍然愿意给我们机会。
是的,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每一天,天主都在给予我们一个新的开始。祂从不厌倦地等待我们回头,祂不轻易放弃我们,而是不断用祂的爱滋养我们,期待我们结出真正的果实。我们是否愿意回应祂?我们是否愿意利用这段四旬期的恩宠时光,让自己真正地成长、更新,并结出善行的果实?
愿我们每一天都能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命,并牢记:天主所给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我们改变和成长的契机。让我们怀着信德、望德和爱德,迎接这段悔改与更新的时期,让我们的生命结出丰硕的果实,以回应天主的爱和耐心等待。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