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路22:14-23:56】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今天是基督苦难主日,我们聆听了路加所记载的耶稣基督受难始末,让我们从伯多禄的否认这个角度去反省。伯多禄性格热情、活泼,是个极具生命力的人。他的言行常带着冲动和率真,容易被情绪驱动,也极富感染力,可谓天生的领头人。每当其他宗徒沉默无言,他总能立刻回应;当众人因惊愕或恐惧而驻足不前时,他已急不可耐地迈出脚步。
当耶稣赐予宗徒们满满一网鱼时,伯多禄俯伏在主前,带着他特有的热烈与直率承认:“主,请你离开我!因为我是个罪人”(路5:8)。当耶稣拂晓时分步行海面,自称“是我”时,伯多禄顿时热血沸腾,立刻、尽快地想亲近耶稣。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即使在风浪中——跳下船,奔向耶稣,直到他下沉,大声呼求救援。
又有一次,耶稣问门徒:“难道你们也愿走吗?”伯多禄回答:“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若 6:67)伯多禄也是第一个宣认耶稣为默西亚的人,然而不久之后,耶稣便斥责他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玛 16:23)因为他违背了天主的计划,只顾人的事,不顾天主的事情。
当耶稣与门徒们围坐一处,内心已深感忧苦,预告自己即将受难和被弃时,伯多禄却仍旧自发地、有些自负地坚定宣称:“即便众人都为你的缘故跌倒,我也绝不会跌倒!”而当耶稣回应说,就在今夜他将三次不认主时,伯多禄更加坚决地保证说:“即使我该同你一起死,我也绝不会不认你!”(玛 26:33-35)的确,当耶稣被捕时,伯多禄挺身而出,拔剑砍人,愿为师傅而战——然而,接下来,他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刻也随之到来:那可耻的否认,正如主曾预言的一般。
这是怎么发生的呢?伯多禄心中发生了什么?耶稣曾斥责他说:“把你的刀收回鞘里!”伯多禄是否对耶稣深感失望?眼前明明是时机——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众人欢呼,若不是此刻揭示自己是默西亚、彰显权能,更待何时?现在不是该起来反击、建立国度、拯救百姓的时候吗?
然而,耶稣却什么也不做。祂不挣扎,不反抗,任人捉拿,像羔羊般温顺。祂不设法脱困,不显示威能,不救自己,也不保护自己的门徒。伯多禄的世界崩塌了,一切都与他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他开始怀疑:也许耶稣的路并非他愿意走的路。如果耶稣自己都不设法逃脱,那我为何还要冒险为祂舍命?若祂甘愿放弃自己,我伯多禄为何不至少保住自己性命?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道这不是人的常情?
于是,当他看见主被缚,被押走,他心生恐惧。当有人认出他与耶稣有关时,他赌咒发誓:“我不认识那个人!”他否认了主,他远离了祂,他弃主而去。但我们的主,却从未弃他而去!耶稣早已为他预备了出路:“我已为你祈求了,为叫你的信德不至丧失,待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兄弟”(路22:32),耶稣没有放弃伯多禄。那么,当伯多禄否认发生的那一刻,耶稣做了什么呢?“主转过身来,看了看伯多禄”(路22:61),那个眼神——穿透人心的目光。那一刻,鸡叫三次,伯多禄忆起主曾对他说过的话。他走出庭院,痛哭流涕。
这是一个使人醒悟的眼神,是使人悔改的目光。我想,那不是责备、也不是谴责的眼神;那是关爱、是温柔,是充满慈悲的注视。不是轻易放弃弱者的目光,而是宽恕失败者的深情回望。这个眼神,伯多禄终生难忘。悔恨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流淌。伯多禄有悔改的能力,正如他曾在湖中下沉时呼求耶稣,如今他也再次握住那只救援之手。
东方教会的圣师尼尼微的依撒曾说:“认识自己罪过的人,比使死人复活者更伟大;能为自己流泪一小时的人,比教导全世界的人更伟大;认清自己软弱的人,比能看见天使的人更伟大。”伯多禄悔改了,他把握住了这个契机。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有句话说得深刻:“人的最大罪,并不是他犯下的罪恶,因为诱惑强烈,而人的力量薄弱。人的最大罪,是他随时都可以悔改,却不愿悔改。”
天主直到最后一刻都赐人悔改的机会。祂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失败、懦弱、不忠,并不是终局。只要悔改,总有希望。因为没有任何罪过,是天主无法宽恕的。祂永远为人敞开回家的门。圣若望在书信中写道:“纵然我们的心责备我们,我们还可以安心,因为天主比我们的心大,他原知道一切。”(若一3:20)祂的爱远远大于我们的过犯。
对伯多禄来说,这一切都留下深深的伤痕。直到《若望福音》末尾,我们再次听到那感人一幕:复活的主问他:“你爱我吗?”三次问,三次回响。伯多禄忧伤地回答:“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晓得我爱你”(若21:17)。
天主并不要求我们从不软弱,因为无罪的人根本不存在,即便是最伟大的圣人也不能。祂只愿我们怀着良善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尤其在修和圣事中,我们不断被恩宠扶起,重新启程。这是一种独特的相遇——在此,我们深刻经验到天主仁慈的爱。
我们自己也该彼此施以那宽恕的目光,说出那赦免的话语,给他人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正如宗徒保禄在致哥罗森信友的书信中所勉励我们的:“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宽恕人”(哥3:13)。愿我们在主的慈颜中常得新生,彼此扶持,携手归主。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