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圣言分享

日期:2025-08-09 人气:337

福音:【路12: 32-48

亲爱的兄弟姐妹:今天我们所听到弥撒福音,出自《路加福音》第十二章,是耶稣对门徒的一段劝勉。祂说:“要把你们的腰束起,把灯点着;应当如同那些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宴回来的人,为的是主人来到,一敲门,立刻就给他开门”(路12:35-36)。这是一个关乎期待、警醒与忠信的主题——也是我们今日信仰生活的一个核心挑战。

一、初期教会的“迫近期待”

要理解这一段福音,我们需要回到初期教会的历史处境。那时的基督徒生活在强烈的“迫近期待”之中。他们深信:主耶稣的再来——也就是世界的终结与最后审判——就要临近了,而且是他们在世时亲眼会见证的。

但年复一年,主的再来并未如期而至。时间继续流逝,人心逐渐疲惫。于是,在教会团体中开始显现出一种属灵的松懈——人们不再活在末世的期待中,而是开始安于现世,渐渐随波逐流,与周围的世俗生活无异。

正因如此,福音作者才发出劝勉:“要醒悟!要把灯点着,要保持灯火通明!”不要懈怠,不要麻木,而要继续以盼望的姿态生活,等待主的到来,好像随时准备迎接主人回家的仆人。

二、主所看重的“正确行为”

我们不禁要问:当主再来时,祂究竟希望在我们身上看见什么?祂将因何而称我们为“有福的仆人”?

福音所给予的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不是“谁正在祈祷”,不是“谁正在参加敬礼”,而是——谁正在“按时配给食粮给众仆人”。换句话说:真正有福的人,是那位在主来临时,被发现正好在施行爱德的人。是在给人食物、给予关怀、传递温暖的那一刻,被主找到的人。

这令人深思。福音作者似乎并不担心信友们不祈祷、不参加感恩祭,他更担心的是——我们是否忘记了爱德?

三、基督徒生活的真正印记

是的,初期基督徒当然是虔敬祈祷的信徒。他们守主日,领圣体,也诵念圣咏。但请注意:在当时的社会中,其他宗教的信徒也同样虔诚。宏伟的庙宇、众多的神像,遍布希腊罗马世界——宗教敬拜并非基督徒独有的记号。

那基督徒与众不同之处何在?正是在于他们的生活方式——一种从天主的爱出发的生活方式——爱德与服务。

这些门徒以其特别对待弱小者的方式,与其他宗教判然有别。他们关心贫穷者、寡妇、孤儿、奴隶,病人、被社会遗弃的人——在他们当中,没有人被排斥,因为他们深知:我们信的这位天主,正是站在这些人一边的天主!

四、道成肉身的天主,贫者中的贫者

福音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信仰的天主,舍弃高天的荣耀,降生为人——不是在王宫,而是在马槽。祂不是以权能之主临现,而是以贫苦之子显现——我们每年在圣诞节庆祝的,正是这位“为我们而贫穷的天主”。

而第一批听闻这喜讯的,不是博学者,不是富贵者,而是——牧羊人。当时社会中最底层、最被边缘化的人。当耶稣长大成人时,祂更主动去寻找病人、罪人、被弃绝的人,祂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

这就是我们信仰的根本:天主站在贫者、弱者一边。我们若自称为“基督徒”,就必须效法祂,站在同样的位置上。

五、当主来时,祂要为谁服务?

今天的福音用了一个震撼的画面:若主再来时发现仆人正在忠心照顾他人,那么主将反过来,为这仆人束腰服务,使他坐席。这是一幅极具象征力的图像:那位万王之王、天地之主,将亲自为那些施行爱德的人服务!

这是一项“真福宣言”:“主人来时,看见那仆人如此行事,那仆人才是有福的!”(路12:43)这不是只对圣人说的,而是对所有愿意服务的人说的——无论是圣马尔定、圣依撒伯尔、圣德肋撒,也包括你和我——我们所有在日常生活中以善待他人为使命的基督徒。

只要我们愿意,给予他人生命所需的一切:食物、时间、陪伴、宽恕、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安慰的话,我们就走在真福的道路上。

六、结语:醒寤地爱、爱中的醒寤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再度聆听福音的呼声:“你们要束上腰,把灯点着!”这是一个呼唤我们重新擦亮盼望的灯火的邀请。

主终将再来,而祂渴望在我们身上,看见的不只是宗教的虔诚,更是福音的行动。愿我们都成为那“忠信而有福的仆人”,愿主在祂荣耀中再来时,亲自为我们服务,接纳我们进入祂永恒的筵席。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3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