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圣言分享

日期:2025-10-25 人气:168

福音:【路18: 9-14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今天的福音,是耶稣那发人深省的比喻之一——法利塞人与税吏同往圣殿祈祷。主借此比喻,邀请我们每一个人省察:我祈祷时,是否真的在与天主相遇,还是仅仅在对自己说话?我是在天主面前谦卑自省,还是在他人面前自我称义?

一、我们总是先看见别人的错,而非自己的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验: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误,却很少察觉自己的缺失。我们敏锐地批评他人,却迟钝于审视自己。这不仅是小孩的毛病,也常见于成人。我们更容易议论别人哪里失败、哪里出丑,而非谁做得好、谁值得感恩。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并不比福音中的法利塞人强多少。那位法利塞人进入圣殿祈祷,他以感谢开头——这原本很好,因为感谢是祈祷的美德之一。但他感谢的内容却令人不安:“天主,我感谢你,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路1811)。他以“感谢”的名义,隐藏着自义与傲慢;他表面是在对天主说话,实则是在自我赞扬,并贬低他人。

二、法利塞人与税吏:两个复杂的生命

我们从小在弥撒中听到“法利塞人”,往往立刻想到负面形象;而“税吏”,似乎总是那位被耶稣怜悯的可怜人。但若从当时的背景来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法利塞人在犹太社会中是虔诚、守律法的人。他们常祈祷、禁食、捐献什一税,致力于过圣洁的生活。若我们说某人“像法利塞人”,按字面其实应是一种称赞——他认真地活出信仰。

税吏则是替罗马占领者收税的人。他们往往多收、勒索,以此致富,被视为不义之徒,甚至背叛同胞的人。但或许,这位税吏也并非天生坏人。也许他的人生并不如意,贫困或家庭责任迫使他走上这条路。他可能也曾渴望行善,只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

许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的罪,却看不见他们背后的伤;我们看到他人生命的曲折,却不曾体会他们的无奈。正如有句话所说:“其实我原本并非如此,只是生活常使我来不及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个税吏,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带着破碎的生命,走进圣殿祈祷。他不敢抬头,只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罢!”(路18:13)这是一句痛彻心扉的祈祷,是从破碎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喊。

三、祈祷的关键:让天主触动我的心

耶稣在比喻中说:“我告诉你们:这人(税吏)下去,到他家里,成了正义的,而那个人(法利塞人)却不然。因为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路18:14)。

主在这里并非否定虔诚的祈祷,也不是鼓励人自卑,而是指出祈祷的真正目的。祈祷不是汇报成绩单,不是对天主说:“主啊,看我多好!”祈祷是我以真我之姿来到天主前,带着一切的软弱与需要,让祂的爱进入我,使我被更新、被治愈。因为天主不需要我们的“新闻稿”和“炫耀帖”;祂渴望我们诚实地呈上生命——无论光明或阴暗。真正的祈祷,不是我们告诉天主我们是谁,而是让天主告诉我们祂是谁。在祂的慈悲中,我们才看清自己。

因此,法利塞人的问题不在于他行善,而在于他拒绝被天主触动。他祈祷前已自满,祈祷中仍自义,祈祷后一无改变。他的祈祷成了对自己说的独白。而那位税吏,虽身有罪,却以敞开的心祈祷,他让天主有机会在他身上动工。他的祈祷是开放的,是求怜悯的,是可被救赎的。在他身上,耶稣看见了真正的信德。

四、对我们的邀请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则比喻呼唤我们每一个人进入更深的诚实——不是在他人面前展示完美,而是在天主前承认贫乏。

我们也许像那位法利塞人,外表正直、遵守诫命,却容易评判他人;我们也许像那位税吏,带着软弱、失败与羞愧来到主前。但只要我们真心说出:“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那一刻,救恩的光就已经照进我们的灵魂。

圣奥斯定曾说:“谦卑是通往天堂的阶梯。”唯有谦卑的人,才能被恩宠提升。唯有承认自己需要天主的人,才能体验祂的慈悲。

五、结语

今天,当我们参与圣祭时,让我们带着税吏的心来到主前。不要急于指责他人的错,也不要用宗教的面具遮盖自己的不安。让我们的祈祷,不是自我称义的独白,而是信赖的交托:“主耶稣基督,天主之子,怜悯我这个罪人。”

愿我们每一次祈祷,都使我们更接近天主的心,在祂的慈悲中学习谦卑,在祂的恩宠中被高举。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4
付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