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谷10:17-30】
今天福音中的年轻人与伯多禄之间的对比是多么鲜明!这个年轻人因为无法割舍他的财物而忧伤离去(参阅谷10:22),而伯多禄却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谷10:28)这个年轻人其实是个好人,他跑到耶稣面前,跪在耶稣跟前,问祂该做什么才能承受永生。耶稣列出了天主十诫中的五条(并加上“不可欺诈”),这些诫命都关乎爱近人: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这个年轻人从小就遵守了这些诫命。耶稣在别处总结过这些诫命,强调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爱近人如己。因此,这个年轻人其实已经在践行“爱近人如己”的第二部分,但他在第一部分——爱天主在万有之上,超越他的财富——却遇到了困难。这就是他与伯多禄的区别。伯多禄和其他宗徒舍弃了一切跟随耶稣,而那年轻人尽管爱近人,却做不到这一点。
然而,当我们回顾伯多禄的生活时,会发现他其实仍拥有一些财物!他显然还有自己的渔船,因为在耶稣受难后,伯多禄和其他几位宗徒乘船去打鱼(参阅若21:1-3),伯多禄也还有他的房子。他本来是贝特赛达人(参阅若1:44),但后来搬到了加里肋亚海边的葛法翁,显然是为了靠近他的工作——打鱼。他在那儿有一座房子,耶稣曾到伯多禄的家中,治愈了他的岳母,且在他公开传教的三年间,伯多禄的家成了耶稣的基地(参阅玛4:13;9:1;谷1:21)。因此,伯多禄显然仍有船和房子,但他却能说:“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耶稣没有责备他或说他撒谎。伯多禄的确放弃了打鱼,舍弃了一切,因为他对这些财物已经脱离了依附,能够为天主的国度使用它们,并将天主的国放在首位。伯多禄为耶稣提供了住处,我们也可以想象他经常用自己的船带耶稣从加里肋亚海的一边到另一边。
伯多禄虽然拥有尘世的财物,但他对这些财物已经脱离了依附,并将天主的国度放在首位。问题在于,我们也拥有世间的财物,但是我们在哪一边?是像这个年轻人一样,虽然爱近人,但却没有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天主,还是像伯多禄一样,拥有必要的东西,但同时将天主的国度放在首位?看看这个年轻人与伯多禄的心境差异,年轻人忧郁地离去,而伯多禄则显得非常喜乐。将世俗的事物放在首位,只会导致内心的痛苦和缺乏平安。耶稣为这个年轻人提供了“天上的宝藏”,但他却忧郁地离去(参阅谷10:21-22)。将天主放在首位,即使有十字架或“迫害”,依然会带来内心的喜乐与平安,如今天福音所述(参阅谷10:30)。面对世俗的诱惑,唯一能让我们将天主放在首位,并获得“天上的宝藏”,而不被尘世所拖累的办法就是祈祷、祈祷、再祈祷。祈祷引领我们走向天主,并寻求取悦天主的事。如果祈祷艰难,就要坚持祈祷,直到祈祷成为你每日的喜乐,成为与你天主相聚的美好时光,你再也不想错过它。在这充满让人分心、诱惑和吸引的世界里,每天的祈祷对于基督徒生活至关重要。没有祈祷,我们灵魂饥饿,无法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天主。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那些有钱财的人,进天主的国是多么难啊!”(谷10:23)福音中年轻人拥有的财富,也许并不是我们与天主的国度之间的障碍,可能是一种不同的“财富”。它可能是过度的电视、过度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这些都是天主赐予我们的礼物,但我们不幸成为它们的奴隶,而不是将它们作为引领我们走向天主的工具。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的东西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然而我们却越来越有把天主置之度外的倾向。耶稣说:“骆驼穿过针孔,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谷 10:25)这听起来令人恐惧,但这其实是当时巴勒斯坦常见的夸张手法。耶稣显然是在提醒我们,生活中可能有一些事物会使我们远离天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祈祷、祈祷、再祈祷,祈祷对于基督徒生活至关重要。这个年轻人放弃了“天上的宝藏”,而伯多禄选择了“来世的永生”。
我们每个人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人拥有更多的东西。“那些有钱财的人,进天主的国是多么难啊!”(谷10:23)我们是否像这个年轻人一样,因为没有将天主放在首位,也没有首先追求“天上的宝藏”而忧郁地离去,还是像伯多禄一样,利用我们所拥有的去服务天主的国度,并且能说:“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并因此获得耶稣所应许的“来世的永生”?阿们。
分享作者:王若翰神父

